泉州西街旧馆驿巷:祖上下南洋打拼 回乡建起西洋大厝

时间:2024-11-21 18:06:39来源:Jean O'Connor 作者:探索

原标题: 泉州西街旧馆驿巷:祖上下南洋打拼 回乡建起西洋大厝

泉州西街旧馆驿巷:祖上下南洋打拼 回乡建起西洋大厝

旧馆驿1号凹型建筑颇具风格

漫步西街,泉州起西与儿时的西街下南乡建记忆重叠,似乎少了很多吆喝,旧馆又多了几许苍老。驿巷洋打洋这次,祖上记者跟随“1号大姐”曾华丽,泉州起西踏进西街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西街下南乡建老街巷。

由西街往南转入一条巷子,旧馆一堵堵闽南红砖墙扑面而来,驿巷洋打洋这就是祖上著名的旧馆驿。一直走到底,泉州起西便是西街下南乡建此次探访的旧馆驿1号,一座将老人、旧馆老屋、驿巷洋打洋古城完美融合的祖上处所。

西洋老屋立街头 崇学重孝传后人

进入旧馆驿1号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香古色的红砖古厝,一幢两层高的楼静立院中。据悉,该楼占地400多平方米,和日常所见不同的是,这座建筑呈凹形,正中间往里凹,两边凸出,颇具风格。园里栽满花草,而一棵巨大的含笑花已长在宅里50多年,也算得上是这座老宅的代表景物了,花开之时,幽香远飘,一年四季都常绿。

据年过六旬的叶阿姨介绍,这幢老房子始建于1947年,是一座典型西洋建筑,当年,公公下南洋打工、做生意赚到钱后回乡建的。

在闲聊的过程中,记者看见叶阿姨桌上放着一份《东南早报》,叶阿姨笑着说:“从早报创刊时,我家就开始订阅了,我们不仅是老读者,还向身边很多人推荐你们的报纸。”

泉州西街旧馆驿巷:祖上下南洋打拼 回乡建起西洋大厝

有年代感的钟和房子一样古老

踏实做人崇学重孝 传承家风影响后代

“我经常告诫儿女们,要踏实做人,崇学重孝!”叶阿姨告诉记者,她21岁嫁到陈家,丈夫排行老六,后来兄弟几个渐渐失去了联系,她便担起照顾一家人的重任。

她说,公公当时就是出名的孝子,这个家风也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。嫁入陈家第四年,叶阿姨的小姑姑双目失明,叶阿姨平时在饼干厂里上班,一边要照顾老人孩子,一边还要照顾小姑姑。2002年,婆婆不慎摔断腿,叶阿姨又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。

“合家欢乐迎富贵,满门平安好运来。”这是叶阿姨家中的一副对联,正如叶阿姨所说,子孙后代们深受家风家训影响,都十分孝顺。而她仁爱宽容之心也体现在小动物身上,附近居民家的宠物跑来她家嬉戏打闹,叶阿姨都不会驱赶,甚至拿出食物喂养它们。

【巷子介绍】

旧馆驿巷,位于泉州市区西街中段、东塔斜对面,巷子起于西街,南接古榕巷,巷长约200米。这条著名的老街巷,泉州人俗称“牛仔页巷”或“牛仔驿”。

顾名思义,此巷原为泉州古代驿站所在地,驿站即古代驿吏或来往官员歇宿、换骑之地。早在宋代,原泉州大路驿站为晋安驿,设县治西(今中山北路驿内巷);及至元代,晋安驿迁至旧馆驿巷内,易名清源驿,巷内设有一座专供过往官员或信使住宿和更换马匹的馆舍,故名馆驿;明代天启年间,知府沈翘楚更迁驿站于城外,原驿站废弃,此处便演变为地名和巷名;清代,此巷属万厚铺古榕里。

旧馆驿巷文化史迹丰富,有天室池、元代驿站、明代染织房遗址。达官显赫之家遍布巷中,有明嘉靖年间御史汪旦、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,有清道光年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府邸,有清代刑部主事王海文故居、清嘉庆年间进士杨滨海故居、清末状元吴鲁读书处“亦香吟馆”,以及董杨大宗祠、汪氏宗祠等。旧馆驿里的龚姓,更是泉州城里有名的书香门第,至今为人所知,还因为龚家后人里,出了菲律宾中西学校校长龚显禧(1876—1944)以及知名诗人舒婷。

(记者 李心雨 林福龙 胡彦明 文/图)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