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将投入使用,新教学全新教泉州中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新教材时代 首届教育局长读书班聚焦好课标准 今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,材将材泉州市中小学正式全面进入新课程新教材时代。投入为深入推进全市新课程新教材(下称“双新”)高质量实施,使用近日,泉州泉州市首届教育局长读书班暨第十四届凯辉校长读书班举行,面进本次读书班以“双新时代的入新基本理念与好课标准”为主题。来自各县(市、课程区)的新教学全新教教育局局长、分管基础教育副局长,材将材全市教育系统的投入300多名校长和相关负责人集中学习,聆听国内知名专家、使用学者的泉州专题报告,互相交流研讨,面进总结探索出适合泉州实际的入新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、新路径。 专家引领 启迪思维 “校长读书班历经十四届的沉淀,已成为泉州教育的一张名片、一个品牌。今年在保留校长读书班的基础上,举办首届局长读书班,邀请泉州各县(市、区)教育局局长一起参与,就是希望通过读书班,以局长的自觉带动地区校长、教师读书,成长为教育家型的局长、校长,从而影响学生读书。”泉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育局局长刘殊芳表示,希望大家在学习中碰撞思想、凝聚共识,在交流中增进了解、开拓视野,在探究中更新观念、激发动力,立足实际,找准坐标,更好谋划泉州教育未来发展。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大背景下,本届读书班以“双新时代的基本理念与好课标准”为主题,参会同仁共同聚焦双新改革,深入探讨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措施,把握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路径。 本届读书班为期两天,通过精品讲座、经验分享、专题讨论等形式,帮助参会人员准确理解领会新课程、新教材的理念内涵,启迪参会人员的思维,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航向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以《双新背景下学校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前沿趋势》为题,围绕为什么要聚焦前沿、如何把握前沿及有哪些前沿趋势三个问题分享策略与方法,针对性提出“三敏”“三看”“三见”“三格”“七追踪”等具体化的实施路径。此外,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陈博、上海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姚凤、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、杭州上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孔晓玲等专家结合各自单位实际,为与会人员分享了精彩的讲座。 经验分享 引发思考 读书班期间,主办方将各县(市、区)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制作成展板,将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交流材料汇编成册,生动呈现我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。泉州市教科院、泉州一中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上台分享成果、经验。 泉州市教科院立足基础教育实际,构建“12345”教科研工作机制,通过聚焦课程实施、教学研究、作业设计、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,推进双新落地实践。泉州一中分享了如何将“评”融合于“学”“教”中,师生通过边运用知识、边训练能力、边进行评价、边反馈问题、边发现缺漏、边修正完善,形成一个个小尺度的“教—学—评”小闭环,顺利实现“评价”促进“学”与“教”的课堂实践经验。 而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则注重建立师生“情智”融合系统,通过课堂教学情智融合,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,引发学生的思考,有效释放学生创新创造潜力。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依托经年累积形成的丰富活动资源,通过统筹课程实施方式、重构课程实施场域、丰富课程评价等方式,探索文化建构与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,确立指向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的全域融合课程架构方向。 因地制宜 提升品质 双新实施的目的是建设好每一所学校,教育好每一个学生。双新高质量实施,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,更要立足一线,分析学校生态,进而推动区域教育发展。各县(市、区)教育局局长要当好区域双新实施的引领者,协同区域教研部门,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组织、指导、管理和服务工作,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双新实施的泉州教育发展新路径。 做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保障工作。各县(市、区)教育局要积极协调编制、财政部门,落实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,加大区域内统筹配置和师资共享的力度,为学校配齐配足教师,更好适应选课走班教学、指导学生发展等方面需要。要全面系统组织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工作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,确保国家课程方案、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过程、学生学习过程相一致,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。 推进好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。要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国家课程方案,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精髓,组织学生开展基于情境、问题导向的互动式、启发式、探究式、体验式的学习活动,创设民主宽松、合作支持、富有个性的学习环境。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,既要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程修习的规范到位,也要允许学校结合实际,自主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,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和教育教学秩序稳定。 发挥好教研对课程实施的引领作用。教科研部门要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,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、学业质量标准在实践中转化落地等问题加强研究。要深入学校、深入课堂开展实践研究,推动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,不断提升课程实施质量。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王毅樟 邓清耀) |